吳其育


1986年生於台灣台北,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作品的基本關懷在於找尋如何在被技術-資本主義摧毀的廢墟中重建人、事物、動物與世界連結的方式。其創作主要以動態影像為主,透過口述歷史與傳說的紀錄進行文本的再製,在逝去的記憶中尋找當代敘事的語言型態,同時也進行裝置、影像裝置與表演等不同類型的合作計畫。

 

吳其育的國際參展經歷豐富,包含2019年於尊彩藝術中心展出「陳依純、許家維、許哲瑜、吳其育 錄像展」;2018年「上海雙年展:禹步」、台北當代藝術館「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韓國首爾「Against Architecture」、德國萊比錫「[虛構] 之間」、俄羅斯莫斯科「DATA MANIA-Now&After’18」。2017年個展於TKG+ Project展出「時間91平方米」。2019年與2016年獲選參展香港巴塞爾光映現場展區。作品獲荷蘭皇家藝術村、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

CV

學歷

2011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碩士,台北,台灣

駐村/策展/工作坊經歷

2019  超級後未來亞洲寫作工作坊,一民美術館,首爾/工作坊演講

2016  藝術家駐村,BAAN NOORG Collaborative Arts & Culture,叻丕府,泰國

2014-15   藝術家駐村,荷蘭皇家藝術村,阿姆斯特丹,荷蘭

2013   藝術家駐村,首爾藝術空間—衿川,首爾,韓國

2013  「沒出息3D錄像影展」(與張立人共同主辦),海馬迴光畫館,台南,台灣

2012  「匯報展」(與張顥馨、陳璽安共同策劃),乒乓藝術空間,台北,台灣

2009  「透抽5-棘皮王者定番戰」,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台灣

獲獎

2017   臺北美術獎,優選,台灣

2017   北京國際短片聯展,華語競賽單元評審團特別獎,北京,中國

2010   高雄獎首獎,台灣

典藏

2015   《折射》,荷蘭皇家藝術村,阿姆斯特丹,荷蘭

2010   《45nm》、《The Smoke》、《林口怪獸》,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台灣

2008   《45nm》,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放映

2018  「PETAMU短片放映會」,亞答屋84號圖書館,吉隆坡,馬來西亞

2018  「The Unsettled Dust-亞洲短片影展」,Centre for Contemporary Arts(CCA),格拉斯哥,英國

2018   「眼看蟲魚鳥」,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2018   「巴黎台灣電影節」,巴黎左岸獨立戲院,巴黎,法國

2017   「北京國際短片聯展」,北京,中國

2017   「看不見的光」,善宰藝術中心,首爾,韓國

2017   「EXiS 2017」,Art Sonje Center,首爾,韓國

2017   「China ReMixed」,印第安納大學,印第安納,美國

2016   「滲透影音媒體藝術節」,台北、高雄,台灣

2016   「邊陲事件—Arkipel國際紀錄片與實驗影展」,Kineforum,雅加達,印尼

2016   「Canale Grande」,Neuer Pfaffenhofener Kunstverein,Pfaffenhofen,德國

2016   「Short Film Program」,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香港,中國

2015   「FEST—New Directors New Films Festival」,埃斯平霍,葡萄牙

2015   「海馬迴錄像影展」,海馬迴光畫館,台南,台灣

個展

2017  「時間91平方米」,TKG+ Project,台北,台灣

2011  「蒼蠅疤:一萬個存在」,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台灣

聯展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光映現場」,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中國

「陳依純、許家維、許哲瑜、吳其育 錄像展」,尊彩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上海雙年展:禹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中國

「再基地:當實驗成為態度」,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台北

「穿越正義:科技@潛殖」,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Against Architecture」,SeMA Storage,首爾,韓國

「[虛構] 之間」,棉花廠藝術特區,萊比錫,德國

「DATA MANIA-Now&After’18」,CCI Fabrika,莫斯科,俄羅斯

「走私:一個越境的生命經濟學」,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臺北美術獎」,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解/嚴:台灣當代藝術面對戒嚴與解嚴」,尊彩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熱帶氣旋」,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自由之外」,牛棚藝術村,香港,中國

「一幅不包含烏托邦的世界地圖甚至都不值得一瞥」,北京公社,北京,中國

「365 Days: LIFE MUSE」,席帕空大學藝術中心,曼谷,泰國

「為了更好的明天」,InCube Arts,紐約,美國

「肖像擺」,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事件筆記」,金鷹當代藝術空間,南京,中國

「2016 台北雙年展 — 當下的姿態與檔案.未來的系譜」,台北市立美術館,台北,台灣

「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 光映現場」,香港藝術中心agnès b. 電影院,香港,中國

「Engage, Exchange」,荷蘭中央銀行,阿姆斯特丹,荷蘭

「Rijksakademie Open 2015」,皇家視覺藝術學院,阿姆斯特丹,荷蘭

「野生傳說」,朱銘美術館,台北,台灣

「第二屆CAFAM未來展:創客創客—中國青年藝術的現實表徵」,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北京,中國

「氣候幻事」,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

「Rijksakademie Open 2014」,皇家視覺藝術學院,阿姆斯特丹,荷蘭

「他者・距離」,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台灣;湖北省美術館,武漢,中國

「台灣分裂2.0」,跨媒體藝術節,柏林匈牙利文化中心,柏林,德國

「台灣分裂2.0」,奧地利電子藝術節,林茲,奥地利

「台灣分裂2.0」,黎梅達羅文化中心,巴黎,法國

「台灣分裂2.0」,錄像瞬間藝術節,馬賽,法國

「台灣分裂2.0」,Ambika P3 Gallery,倫敦,英國

「非虛構電影」,tamtamART Taipei IPIX,台北,台灣

「蟲洞劇場」,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台灣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首爾藝術空間-衿川,首爾,韓國

「不同部區域/異邦-亞州獨立藝術空間連線」,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台灣

「陌生人」,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綠盒子:重繪形貌-媒體現實的空間」,天鴻美和院文化藝術發展中心,杭州,中國

「心動EMU」,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台灣

「曖昧的存在」,tamtamART,台北,台灣;鳳甲美術館,台北,台灣;Kav16 Community Gallery for Contemporary Art,特拉維夫,以色列

「不頑之抗」,非常廟藝文空間,台北,台灣

「當代國際錄像藝術對話」,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Transparent Refraction」,tamtamArt,柏林,德國

「流感疲勞」,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不可小覷:十組藝術家對能源和災難的想像策略」,覓空間,台北,台灣

「渾變-台日交流展」,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錄像台灣」,法國北部加萊地區當代藝術基金會,敦刻爾克,法國

「微影像」,文賢油漆工程行豆油間,台南,台灣;乒乓工作站,台南,台灣

「Trans-Plex」,Tokyo Wander Site 本鄉,東京,日本

「論壇雙年展」,台北當代藝術中心,台北,台灣

「Prattle」,關渡美術館,台北,台灣

「後地方」,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台北,台灣

您的姓名 〈需填寫〉

您的電子郵件信箱 〈需填寫〉

您的行動電話

您的需求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