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核」当代艺术联展


Share this :   | | | |
  • 展期: 2014.06.01 Sun.~07.27 Sun.
  • 开幕茶会: 2014.06.01 Sun. 6:00 pm
  • 艺术讲座: 2014.06.15. Sun. 3:00 pm
  • 讲座与谈人:郭昭兰、吴达坤

 

策展人:罗禾淋

参展艺术家: Candy Bird、周育正、林文藻、林炜翔张立人许家维陈依纯蔡洁莘卢之筠

 

“信仰”是人们心灵的依归,也是人类畏惧大自然的一种“象征”,当工业革命加速科技的发展,电力时代使“科学”开始凌驾万物,神祉与天地慢慢被世人遗忘,科技也驱使人们产生巨大的“欲望”,科技欲望产生的机械化“速度”,变成人们试图摆脱上帝赋予肉体的唯一对抗之可能,如移动的速度、生产的速度、讯息的速度等等,这些为了脱离肉体的精神出窍,如同保罗.维希留提到的“科技义肢”,人们藉由科技的产物达到加速的超人化,但是这种加速并非真实,只是某种身体感的出局,让身体不在信仰自然与万物,只能不断过度的加速,最后失速坠落,好比毒药般加快天地的耗灭,这种现象就像是营养的苹果,吃完营养的果肉之后剩下有毒的核心,不知如何是好。

 

当科技被资本所掌控,21世纪科技拜物主义风行,智慧型行动装置与生活密不可分,人们透过行动上网得到意识流的连结,科技以如同宗教信仰般狂热,欲望驱动人与科技之间的关系,信仰转移成“科技癖”,科技于资本社会下发挥最高的价值,“科技狂热”加速科学进步的合理性,武器、核能、复制生物、基因科技、电子微波、巨大数据等等,如同玛莉雪莱的经典名著《科学怪人》,科技与资本结合成一个人们无法想像的庞大怪兽,并且没有任何对抗的能力,就如同东电于311福岛核灾之后,凌驾政府之上的傲慢态度,科技资本变成突变的新自由主义,人们抛弃自然的同时,也正在被科技所抛弃。

 

展览“苹果核”,试图依据大众文化所认知的神话禁果为命题,重新讨论科技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且整理成两个子命题“科学唯心”与“自然唯物”,打乱科学的合理与自然的不真,在反科技的同时找寻后科技时代的神性,也在回归自然的同时探索自然的理性。在科学唯心中,以科技的产物为例,探讨其产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如Candy Bird的涂鸦作品《萝卜人涂鸦系列作品》,反映了萝卜人生存在科技社会下的各种突变。周育正的录像作品《生物科技》,虚拟了一个科技产品,讽刺当下社会科技产物与健康身体画上等号,与电视广告的真实性。林文藻的绘画作品《绘画系列》把当下的城市与每天生活中的新闻载体,透过绘画的方式转译与表达,画面中极简却又复杂的线条,与生活环境呼应。张立人的录像作品《模型社区》,用类比新闻画面的语言方式,把武器攻击模型假人,看似不真实却是真正发生的画面,唤醒人们对于武器与媒体的省思。许家维的录像作品《回莫村》,纪录着回莫村里自强孤儿院的一切,透过院长的口述历史,纪录着孤儿院的儿童与院长互动的一举一动,孩童对科技的新奇,但却因科技之害而身处当下。

 

在自然唯物中,以自然的真实为出发点,探讨其自然与人之间,最具体的连结。林炜翔的绘画作品《有三棵树的风景》与《游踪系列- 20-22》,刻画着看似逝去却又清晰的自然风景,述说自然与生活的对照。许家维的录像作品《铁甲元帅系列》,以纪录片的方式与田野调查的步骤,纪录着民间信仰与在地文化,重新考据自然与人之间的连结。陈依纯的录像作品《林水源传奇系列》,用录像动画的方式,纪录着儿时父母诉说风水师祖父林水源的传奇故事,从家族、血源、日据文化为核心,回归自然神灵的观察。蔡洁莘的雕塑作品《彩虹散步》与《遇见彩虹》,运用再生纸,雕塑成其对于自然的想像,用自然的材质形塑自然。卢之筠的雕塑作品《无根之岛》与《我们生存在那断面之上》,运用现成的废弃建材、现成物,重新雕塑成一动物的形体,以自然的返回,再次回归自然。

 

“苹果核”就如同传闻般,有着剧毒但又可能无毒,再暧昧不明的情况下,就如同科技对于我们,甚至科技对于自然,我们无从知道科技是否如潘朵拉之箱,但至少福岛事变是非常重要的警惕,希望透过此次的展览,让大众重新思考废核的重要,并且再次相信绿能科技可以取代核能的技术实力,让科技回归自然,透过与自然的再次对话,找寻科技与自然可以并存的方式。

您的姓名 〈需填写〉

您的电子邮件信箱 〈需填写〉

您的行动电话

您的需求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