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彭,平阳堂客家人,1955生于台北外双溪,自幼热爱泥塑及绘画,十七岁立志成为艺术家。少年时期曾经在台北市的新公园里摆摊帮游客画像,22岁开始以出售水彩、素描、水墨画以及画肖像维生,这段街头画家的生涯,锻鍊了敏锐且快速的观察能力,精湛的人物描写风格,在此时已成熟老练。
于彭生性洒脱,才华洋溢,26岁时,爲了追寻台北外双溪故宫博物院里的宋元山水名画源头,他在种种政治管制下,挺险前往中国大陆一百日,游历大江南北,以笔墨勾勒出意念中的山林、川河、奇石与松竹。在中国大陆游历探访后,于彭已然开拓出自己特有的水墨山水人物风格。他热衷多元创作,包含水墨、版画、油画、粉彩、素描、陶艺等。
于彭创作的年代,正值臺湾文学跃然于华文世界,画家与文人的往来频繁,文学思维映入绘画叙事,从画中可阅读到神仙世界与桃花源记的理想境地。他率真质朴的性格,执笔细长无尽的墨线,呈现在2000年后「慾望山水/人物」系列,堪称于彭的代表性时期。他以身处城市中,自喻爲山林之中的古人,一纸方寸作为天地,连绵不绝绘下深远缭绕的山水大作、似仙似幻的仕女群像。世人多认定于彭为水墨画家,然而从他青年时期的大量速描作品显而可见,他一生的水墨艺术成就,来自于创新的思维和与生俱来的天份。
于彭于2014年逝世于臺北。生前2011年在臺北信义诚品的「遗民‧移民‧逸民」为他生平在臺湾的最大型展览,发表油画与水墨作品共计100件。于彭毕生艺术成就远播国际,曾受邀参加上海双年展、深圳水墨双年展、成都双年展、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行旅特展等重要展览。作品先后为香港艺术馆、大英博物馆、臺北市立美术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国立臺湾美术馆、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柏林国家美术馆、哈佛大学美术馆、成都现代艺术馆、瑞士奥瑞冈艺术基金会、上海张江当代艺术馆、香港M+ 博物馆等所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