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見的聲音」蔡坤霖個展


Share this :   | | | |
  • 展期:2016.07.09. Sat. – 2016.08.07. Sun.
  • 開幕酒會:2016.07.09. Sat. 3pm
  • 參展藝術家:蔡坤霖

 

「聲音,可以被看見嗎?」– 蔡坤霖

本次展覽多方面地呈現蔡坤霖近年來的系列創作,展出複媒雕塑、錄像裝置、鑲嵌畫、版畫、攝影複媒等,橫跨多種媒材。

 

蔡坤霖希望跳脫以往只處理「聽覺介面」,進而跨展至「環境」。這個藝術家長久關心的議題,並嘗試將「聲音」定義,延伸到視覺領域。藝術家相信,不斷修正且開放的感知,才能理解事物的全貌。

 

本展試圖呈現那些「看不見的聲音」,讓裏世界與表世界合在一起做為一種陳述、一種現象的表現,就彷彿是真實世界的處境的投射,透過藝術的形式將那些日常的經驗與不易被感知到的經驗黏合在一起,成為一個「未曾被看見,卻可被經驗的聲音」。

 

展覽的核心作品即是延續此概念,一個可拆解、視場域而定的大型裝置《表與裏》,製造出都市中的情境。裝置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半部以藝術家熟悉的塑膠管為材料,並在裡頭放置各式各樣的模型,搭配聲音;200公分高的平台上半部觀眾則是邀請踏上架高的平台,平台上的風景—藝術家透過電子屏幕播放動物或是風景圖、搭配標本。營造出平台下的景觀呈現的是真實片段的生活,而平台上是刻意安排的風景,來製造反差,讓聽眾可以用一種開放的態度,來突破約定成俗的城市想像。

 

豐富的國際駐村經驗,是蔡坤霖創作靈感的來源。此次展覽將展出2013、15年在美國聖塔莫尼卡、克里夫蘭基金會(Cleveland Foundation)發展的靜物系列攝影作品,呈現美國日常生 活中消費主義和現象。《無機靜物》則是一組攝影加上燈箱的作品,燈箱上頭「fake food」 其實是在反諷有機食物的昂貴,是一般民眾無法享受的,而一般超市消費難道就是無機嗎?《採買靜物》採用古典繪畫中靜物畫的手法,透過擺拍、三角構圖等,來拍攝原來在台灣鼓勵回收使用的塑膠袋,在美國卻是鼓勵使用的現象。

 

《秋吉舞台》,則是以短焦投影技術,呈現在日本山口縣秋吉台國際藝術村生活場域中的一片落地窗,搭配解構後的能樂,展現不同時間不同光線,同一個地方的風景。

 

蔡坤霖將不同的展品集合展出,用一種小說的角度來呈現。大型裝置《表與裏》作為展覽的序曲,而作品《無極》則是這次展覽中的結論,透過因過重而下陷的壓在鏡面不鏽鋼為材料製作的棋盤的灰色棋子,表達出他對於世界不應該只是簡單的二分法,並不是非黑即白,如真實中的圍棋一樣,棋盤即是宇宙,乘載著混沌的環境,有著多種面向,複雜的情境。

 

關於藝術家

 

蔡坤霖,1979年出生於台南,台北藝術大學科技研究所媒體藝術組碩士,前後畢業於復興商工美工科繪畫組,和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複媒組

 

目前工作於台北,近年來以收集而來的聲音和塑膠管作為創作的基本元素的裝置讓人印象深刻,試圖以聽覺影響人們對於空間場所的慣性思考,藉由聽覺上的錯位來重新發現空間,但實際上媒材只是作為藝術家溝通材料,對於不同媒材熟稔和組合是其特色。

 

歷年個展包含美國克里夫蘭Waterloo Arts「Treesure House」(2015)、台北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當我們這樣聽/說」(2015)、桃園789養雞場「經驗轉向」(2013)、台北關渡美術館「音鄉」(2011)等。

 

也曾與過索卡好樣、粉樂町、非常廟藝文空間、國立台灣美術館、中國美術館等聯合展出。

 

重要典藏:

作品榮獲澳洲白兔美術館(White Rabbit Gallery)、台北捷運、新竹榮嘉文化藝術基金會、新光三越等,海內外公立和私人收藏。

 

歷年美日駐村:

2016日本山口縣秋吉台國際藝術村(AIAV)駐村藝術家。

2015美國克里夫蘭基金會(Cleveland Foundation)駐村藝術家。

2012美國洛杉磯18街藝術中心(18th Street Arts Center)駐村藝術家。

2010日本橫濱黃金町管理中心駐地藝術家。

您的姓名 〈需填寫〉

您的電子郵件信箱 〈需填寫〉

您的行動電話

您的需求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