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不見的聲音」蔡坤霖個展
蔡坤霖希望跳脫以往只處理「聽覺介面」,進而跨展至「環境」,這個藝術家長久關心的議題,並嘗試將「聲音」定義,延伸到視覺領域。藝術家相信,不斷修正且開放的感知,才能理解事物的全貌。
- 六月 16, 2016
- 展覽

「彩虹雨村落」蔡潔莘個展
在蔡潔莘的創作中,展現一種虛擬的環境;這個環境以及存在於環境中的生命,隱含著某種「創傷」,整個展提出「跨越創傷」的假設,是我們生命中必要面對的問題,是事件對於個體內在紋理的銘刻。
- 五月 17, 2016
- 展覽

「凝光映語」游雅蘭個展
游雅蘭的版畫作品一直是以風景作為主題,在安靜、沉靜的氣氛中,時而甜蜜、時而輕盈,觀者都能從畫面中找到相應的位置,安適地待在其中,感受一個看似在凡間,但超脫於塵世的小宇宙。
- 五月 15, 2016
- 展覽

「親親 我的愛」藝術家聯展
溫暖的春天,開啟了一年新的希望;尊彩藝術中心在四月份的展覽,策劃邀請多位不同世代藝術家,以「愛」為名,展現出洋溢感動與溫情的藝術作品。因為「愛」的力量,創造了更美的世界。
- 四月 08, 2016
- 展覽

「你夢見電子羊了嗎?」陳依純個展
被奴役的藍領機器人,想要重新分配白領人類和藍領機器人間的權力。而這些勢力的政爭消長,不斷地引發一場又一場瀕臨世界末日的危機符號,再三地提醒能看見未來的預言者。
- 二月 20, 2016
- 展覽

「床邊故事」Candy Bird個展
Candy Bird為台灣著名街道藝術創作者,透過想像力讓作品與環境融合,各地都可看到他的作品隱身於都會街角、廢墟或私人空間。展覽探討關於意識形態的樣貌,反思人的意識形態、異己的定義和價值觀。
- 二月 19, 2016
- 展覽

「超驗與象徵」台灣新造形藝術展
藝術家趙春翔、楚戈、林壽宇、李重重及莊普,分別代表台灣戰後抽象藝術的三個不同世代,共同建構出一部跨越現代及當代時空界線的微縮歷史,反映新造形觀念的多元化面貌。
- 十二月 16, 2015
- 展覽

2015大內藝術節-不眠的居所
第二屆大內藝術節年度主題為「不眠的居所」,同時進行三項子計劃「不被看見的城市」、「藝術在街角落」、「藝廊不斷電」,這些計畫將以24小時藝術不打烊的方式,用藝術的手段介入都會區的運作。
- 十二月 05, 2015
- 展覽

「存在-意識」當代藝術家聯展
「存在-意識」,尊彩藝術中心展出長期代理的台灣當代藝術家,以不同的媒材詮釋出創作者內心深處的生命期待與心中追尋的永恆樂園,希望能夠呈現台灣當代藝術的多元樣貌及完整的藝術創作思維。
- 十月 16, 2015
- 展覽

「向大師致敬」臺灣前輩雕塑11家大展
2015年是雕塑家黃土水120歲的冥誕,中山堂特地以「向大師致敬」為名,邀集臺灣近代11位傑出雕塑家的作品約100件,於中山堂光復廳及戶外廣場展出,以彰顯臺灣近代雕塑藝術多樣且豐美的面貌。
- 八月 23, 2015
- 展覽

閱讀藝術II—夏祭聯展
仲夏的午後,小憩閱讀藝術;八月精選代理藝術家聯展,完整呈現尊彩藝術中心長久建構的台灣當代藝術風貌,以多元媒材,反映現代思潮下視覺藝術領域的創作成果。
- 八月 06, 2015
- 展覽

「一千零一夜 九個海 一片黃昏」吳耿禎個展
從建築空間,劇場合作,剪紙,甚至是近期較多計畫式的創作來看,吳耿禎此次個展試圖在畫廊空間進行「剪紙」脈絡的延展性,這項具有民間文化代表性的載體 (剪紙) 以現當代思維作為一個藝術家表現形式。
- 四月 11, 2015
- 展覽